2)第110章 第 110 章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言火耗、良币劣币,只在庆朝之、官与之间,而现在所说的以物换银,已经伤到了庆之根本,叫众人一冷气。

  如果被/浏/览/器/强/制进入它们的阅/读/模/式了,会导致文字缺失,请退出阅/读/模式

  由税例说到白银,又由白银说到了贸,果真是牵一发全身。

  皇帝听懂其意,不由对裴少淮刮目相看,道:“卿继续。”

  “用银是顺势而为,铸币是因权制用。”裴少淮开始说朝廷统一铸造银币的好,道,“朝廷铸造良币发行,下令用新币,则百姓皆以良币为尊,只需各地衙门以币换银,三五年碎银渐渐纳库,而良币通于市。”接着又道,“一银币记为一两,可抵千文铜钱,可换两石米,收银币发行数目,长久保持如此兑比,则朝廷的银币、铜钱可重新取信于。届时,方可谓易物允,不受制于豪武。此为其一。”

  “其二。”裴少淮继续列举道,“若商船携庆银币易物,以庆之力,久而久之,则天下皆以庆银币为衡,岂恐不富、不强?”天下是天下,不止庆而已。

  若是银两,则人人可铸造,有银即可。

  若是银币,则其有“制权”所在,意义不同。

  “便也是到了那时,吏部所提以银抵税,皆可无虞。”裴少淮道。

  间伪造铸币是难以避免的,朝廷能的,是将银币铸造得足够细,让伪造变难,减少劣币的现。

  此事,裴少淮里亦有了初步想法。

  裴少淮言罢,令他意外的是,朝堂上开始有人纷纷站来支持他。他们没有围银币谏言,多是说新政贸然实施于不利,生凄凉而庆荡,谏言句句炼,显然是有备而来。

  那一瞬,裴少淮忽为邹阁而容——他虽致仕离开了朝堂,但他的门生还在,他们一样以为重。

  议已过一个多时辰,接尾声,皇帝望向几位阁,道:“几位先生有什么见解”

  楼阁站来道:“此事牵扯重,不能儿戏,微臣以为还是从长计议为好,不若先试点,再论全局。”

  今之事,河西一派未能,岂能草草就定下论断、开始施行

  “楼卿说得好,以银抵税之事,确实慎重行事,不能草莽。”皇帝颔首说道,先赞许了一番楼阁。

  裴少淮注意到,皇帝轻轻一句便换了个概念——楼阁意指铸币之事,而皇帝替他定为“以银抵税”而已。

  这样,就不能说皇帝没听阁的意见了。

  其他几位阁则并无异议。

  皇帝说道:“税则可以暂缓,但铸币之事和官吏整治,不可再拖了。”

  裴少淮发现,方才他谏言驳斥吏部新政,裴珏神态自然,面对驳斥也不站来辩解。反倒是这个时候,皇帝准备下令安排差事,裴珏抬眸望向龙銮,上有些张、期盼之意。

  “各州各县整治官风,惩戒书算,清查地方豪武,重新丈量田亩,此事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