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73章 第 173 章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打尖住店的客人涨了几成?”

  不管是德化的瓷器、武夷的茶叶,或是顺昌的纸张,还有饴糖、铁锅,都是海外紧俏的商货,都要先从腹地经由陆运、河运先送到临海渡口,再设法往外输送。

  裴少淮想知道,双安湾“开渔”之后,有没有吸引更多的商人把货物运到同安城里来,他也想知道,“开渔”的消息已经传到多远。

  半日之后,包班头一身汗津津赶回来,第一时间前来禀报,言道:“回大人的话,往年八月各个客栈常有余房剩,今年都住满了……卑职还走访了城内的民户,有不少人家把院子出租给了商贾们。”

  显然比往年多了许多。

  商贾愈多,说明同安城里的生意愈好。

  裴少淮暗想,看来闽地商贾们的消息远比想象中还要灵通。

  “再派人暗地里查一查,漳州月港周边的客栈生意如何。”

  “卑职遵命。”

  其实裴少淮基本上已经猜到结果。

  双安湾“抢走”了月港的“生意”,等到年底的时候,麻烦自然就要来了。虽在意料之内,但也要提早防范才行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十月日益临近,裴少淮的重点仍是放在抗倭上,去嘉禾卫比去双安州衙还勤。

  包班头常常要渡海到嘉禾屿上,才能见到知州大人。

  每日早晨,裴少淮一听到燕府的马厩有声响,他便提着乌纱帽出门,正正赶上燕承诏的马车准备出发。

  “燕指挥等等,捎我一程。”每日都是这一句。

  偏偏末了还要添一句:“能省一点是一点。”能一辆马车就不分两辆。

  燕承诏冷脸,说道:“裴知州的马不骑不用,养在马厩里它也吃草。”

  “少走一点,它就能少吃……少吃一点。”

  “……”无言以对。

  两人乘坐马车到了渡口,又乘船渡海前往嘉禾卫,拢共要花去两刻钟。

  不管路上如何调侃,一旦进了军中营房里,研究防倭策略时,两人的神色都严正起来。

  燕承诏善于带兵、练兵、用兵,短短一个多月,齐、包、陈族送来的船员,便已多了几分训练有素,能当半个兵用。

  训练有度,恰到好处。

  裴少淮亦开始发挥他的所长,筹备海战——

  其一,海防图。

  营房内,一张破旧的海防图悬挂于墙上,上面删删减减、涂了又改,添了许多小岛屿。裴少淮拆下旧图纸,卷起来,说道:“若想在海上战胜倭寇,第一步应当绘制更详实、更准确的海防图,如若连图纸都不清楚,又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海况?”

  明明守着一大片海,却无详细的图纸,实在说不过去。

  于是乎,十几艘船只被派出去,一半船只从西往东行,另一半船只从北往南行,每隔一里为一段,南北交织即成方格,沿途遇到碣石、暗礁、沙洲、小岛,一一详细绘制到图纸上。

  等所有船只搜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