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74章 第 174 章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具。

  他端看了一下陶壶的形状,黑色手柄,褐色壶体,裴少淮略有迟疑问道:“这是夜壶?”

  见到王矗神色一滞,又看到陶壶太小,裴少淮知晓自己猜错了,笑笑掩饰尴尬,又道:“也总不至于这么小。”

  “此乃焙烙,是倭人煮茶的一种器具。”

  “哦——”裴少淮尴尬神色更浓,终于明白王矗为何神色一滞。

  王矗接着介绍道:“倭人以焙烙壶为器具,在里头填以火-药,只留一引信在外,雅称其为‘焙烙玉’……这便是倭寇接舷战最常用的火器,倭寇用绳索把焙烙玉串成一串,点燃后抛上商船,再趁着烟雾、爆炸登船劫货。”他略作回忆,又补充道,“焙烙玉威力一般,烟雾倒是极浓,呛得人睁不开眼。”

  这不正大庆土制的炸-弹吗?名字却取得怪花里胡哨的。

  倭国盛产硫磺,想来是硝石不足,在壶里多添了硫磺,使得爆炸时烟雾弥漫。

  倒更像是一种烟雾弹。

  此番会见之后,裴少淮对倭寇海上的抢掠方式多了几分了解。

  嶒岛上海风大,桌上佳肴早已凉了,酒盏里的酒泛着波澜,与海上的浪水同摇,裴少淮举起酒盏,道:“王岛主,合作欢洽。”

  了解得越多,制定的策略就能越详细。

  王矗赶忙也端起酒盏,两杯相碰,一同饮下。

  ……

  从嶒岛归来,裴少淮却高兴不起来。

  明明大庆的船只、火器皆优于倭人,却受倭人袭扰多年,便说明镇海卫所过于松弛,以致战力废弛。

  不得不改矣。

  又庆幸这次一同来的是燕承诏,至少这些实情可以上达天听。

  ……

  十月海上霜雾重,一会北风,一会南风,海上乱浪千层叠。

  终于到了倭寇侵扰的小汛期。嘉禾卫里士气高涨,重重戒备着,裴少淮更是每日都到嘉禾卫来。

  这日清晨,一片扁舟摇摇晃晃停靠嘉禾屿,下来的人正是包老九。

  军营里,裴少淮拆开信件,场下诸位船将齐齐望过来,等着知州大人发令。

  “倭船已经从萨摩州出发了,约莫有五六十条船,大概率是奔双安州一带而来。”

  规模不算小。

  近段时间东北风急,又有洋流加持,用不了几日就能到双安州外海。

  十余位船将当即起身,向燕承诏拱手,齐声道:“请指挥使发令!”过往几个月,将士们反反复复操练,为的就是这一战,岂有惧战的道理?

  燕承诏与裴少淮合作数月,早已形成默契,他通晓裴少淮的策略,遂抬手摆了摆,让诸位部属安静,先不要急。

  又道:“传八位幕僚来见。”

  那八位观测风浪的老幕僚正好也有急事来报,就在将营外守着,此一召见,很快便进来了。

  领头那位老幕僚神色有些焦急,行礼后禀报道:“指挥使大人、知州大人,若按风速来算,倭船恐怕是打算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