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910章五色石_捉鬼小道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    “补天……

      用五色石吧。”霁尘子道:

      “《淮南子・览冥训》:“往古之时,四极废,九州裂,天不兼覆,地不周载,於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,断足以立四极。

      现在只是天破了,还没塌,估计用五色石就可以。”

      “那五色石去哪里寻呢?

      现在末法时代,还有那种东西吗?”

      “我觉得,你倒是可以去拍卖行找找这种东西。”霁尘子道:

      “五色石因石呈五色而得名。

      据记载,五色石外表珠圆玉润,小巧玲珑,晶莹透明似玛瑙,深红圆润似樱桃,有的又似翡翠、珊瑚或试金石不等。

      更为稀奇可贵的是石内“多含水珠,有类空青”。

      五色石分水、陆两种,其中水石尤为珍贵。

      它可以做瓴管、斑指等装饰品,也可以雕琢成鼻烟壶、烟袋嘴等,还可以陈列于室内供人观赏。

      另外,还可用它取火。

      这五色石,在清初的嫩江和黑龙江一带是很多的,据康熙帝初年流放宁古塔的张贲记载,当地居民给他讲过五色石的情况:

      五色石产于宁古塔东北方向的巨泽中,这大泽野兔集居,繁花似锦,山树交翠,波光映人,其平如镜。

      就在这水中有一种“日星照耀,光彩莹射”的五色石,当地居民又将五色石拿给张贲看,张贲赋五言诗一首:“壮海泉流汇,湖光千顷连。瑶池王母近,彩石女娲天。翠荇迎朝霭,冰轮起暮烟。无人长寂寂,谁泛剡溪般”。

      在“女娲天”一句后,加了一个注释云:“湖中五色石如玉”。

      这是最早记载五色石的一首诗。

      方式济在《龙沙纪略》中记载:“五色石产黑龙、额尼两江岸”,也可看出五色石不但产于宁古塔东北大泽之中,而且也产于嫩江。

      刘凤皓写的《石子》一诗中也云:“采采嫩江绿,光晶石子铺”。

      咏的正是嫩江的五色石。

      清初到清中期,这种五色石在黑龙江、嫩江等地斐然可观,因此有的诗人感慨颂道:“莫道边城少物华。”

      但是五色石到清末则不多见了。

      至于今天,更是难以问津。

      我猜测,或许还有清代的用五色石做成的小玩意流传下来,而且如果年代比较近,应该也花不了多少钱。

      更何况你小子现在就是一土财主,根本不缺钱。”

      叶枫点

  第910章五色石(第1/5页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了点头,这五色石听起来还挺好寻找的。

      “如果是五色石做成的鼻烟壶之类的小玩意,可以融化补天吗?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