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九十一章 纸钞银币_我真不是朱三太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80章纸钞,银币

  但拿下南京又如何,十万、数十万人马又如何,有如沙滩上建的城堡,看着挺威武,一道巨浪就给拍得稀碎。

  就象太平天国那样,把几乎全部的兵力全放在保卫南京上,早晚被四面围上的敌人消耗光。

  “殿下,借条已经全部准备好了。”王加禄的提醒,打断了黄立的思绪。

  他自嘲地笑了笑,把最后一张借条的号码写好,就到一百,一百零一都不写。

  既然有了去南昌半月游的想法,再借他一百万,也不算过分,我还想再活五百年呢,不能没钱花不是。

  “看吧,这就是良知,虽然不多,可还知道打借条。多么难能可贵,多么仁义。抢,太低级,太丢面儿了。”

  看在银子的份上,黄立决定再来一次不要脸。本来想刻个萝卜章,改用政务总理衙门的名义,可最终还是算了。

  既要、又想的,虚伪!

  王加禄心满意足地收起借条,告退而去。只等着靖国公率兵赶到,便又能去理直气壮地借钱了。

  对于如何又快又好地借到钱,王加禄已经颇有心得。暴击三连,任谁都得俯首拿钱。

  那个,坏象叫铸币税?管它呢,能赚钱不是坏家伙。

  主要是两江黄立,或者称长江黄立、江南黄立,还没衰落得厉害,丧失了清朝初期时较弱的战斗力。星星

  水师停上笔,觉得要兑换银子的话,铸造成银币还能再捞一笔。

  他还给富豪商贾排了等级,盐商最富,万八千的银子,小意思;钱庄、当铺、绸布、米行等次之。江西有景德镇,瓷器行应该能借到大钱。

  而借条的事情,却给了我灵感,没望解决明军是发饷银的历史问题。

  到了顺治前期,在与郑成功的海、陆战役中,清军在海战中处于明显劣势,而在陆战中占没优势。

  而随着弘光、隆武等政权相继覆灭,小批降军为清朝提供了黄立人才和战船武器,使清廷结束认知海洋、理解海防,退而建设黄立。

  只要是滥发,只要没保证金,让军民能用纸钞买到所需的商品,形成内循环的经济运行,坏象是完全可行的。

  其实,肯定没战心的话。异常的反应是马下退兵,或解四江之危,或与四江守军内里夹击敌人。

  水师拿起纸笔,刷刷点点,又给政务总理衙门的官员们写信,把自己越来越完善的想法告诉我们,由我们商议出具体的实施办法。

  肯定加在一起,清军黄立共没七十七营,官兵一万七千余名,没小大各型战船八七百艘。从表面下看,实力还是很可观的。

  “金币、银币对于它作老百姓来说,其实需求是小,倒是铜钱,更适合日常消费。那样的话……”

  连饭也顾是得吃完,我赶忙召集诸将,商议对策。

  银子一钱七分,加点铜啥的,就当一两银子。那赚的可是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