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六百四十二章试验的圆满成功_重生科技学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来的航天员,进入到两架空天飞机,进行实际操作和执行任务,从而一步步培养出有进入太空经验的航天员。

  截止到目前为止,除了退入二线的航天员以外,在一线的航天员,华夏已经有45个进入太空、在太空执行航天任务的航天员,这个数量远超其他国家,而且随着时间推移,这样的航天员数量将会快速增加,航天队伍将迎来一个井喷期。

  秦元清这一天,来到了航天员训练中心,今天航天员训练中心正在进行选拔比赛,选拔出色的航天员,用于明年到太空建设‘双环太空站’,虽说‘双环太空站’采用模块自动化建设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单靠模块自动化建设就可以全部完成建造,不需要人参与,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,建设过程中依旧需要航天员参与,甚至有些还得航天员亲自去做。

  毕竟很多工作,靠着机器人、机械臂之类,根本难以做到,机器始终是机器。

  “总指挥,这一批年轻航天员,一个个可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强多了,他们充满着个性和想象力,有着很强的创造性,他们想的都是可能性,而且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,明显强于第一代航天员、第二代航天员和第三代航天员。”杨力伟亲自带着秦元清远远地看着正在进行的选拔:“就是第四代航天员,对于新事物的接纳能力,都比不上第五代航天员!”

  秦元清拿起望眼镜,看了一下不远处,正在接受训练的航天员,微微颔首。

  华夏的航天员队伍,经历这些年发展,形成了非常明显的梯队建设,每一代航天员都有明显的界限,一代航天员都有各自的年代背景和身上特有的特点。

  比如现在第五代的航天员,都是00后,这一批00后,生活在华夏经济腾飞的时代,营养充足,所以一个个长得人高马大,身高普遍超过了他们的前辈们,身体素质也好得多。而且这一代人,他们读书的时候,手机都很普遍了,电脑也很普遍了,在他们初中的时候,智能手机都普及开来,平板电脑都不是什么稀罕事,他们见世面更广,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强,也愿意接受新事物,甚至他们脑袋中总是不断蹦出新的想法。

  创新,在这一代人体现得非常淋漓尽致。

  而第三代航天员,刘杨和王亚萍都开始逐步转入二线,今后进入太空,也是作为指挥者,在地面上则是培养新生代的航天员。

  目前为止,未来十年内,第四代航天员是中间力量,也是建设太空站的主力,而第五代航天员则是十年以后的主力。

  甚至到了这个时候,已经开始启动第六代航天员,目标盯准了10后,让航天队伍源源不断地发展,生生不息,永流传。

  就是杨力伟,过几年也将退休了,退出主要工作,转向顾问类,继续发挥余热。

  这正是体现了那句话,长江后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滩上,时代滚滚洪流,始终不断向前,谁也抵挡不住时代的前进步伐。

  相比以前,航天员训练中心,设施提高了相当的多,量子计算机、人工智能、全息投影技术、现实模拟技术等等,都应用在航天员训练中,也因为反重力技术,使得在航天员训练中心,有个专门的全状态模拟太空环境的训练舱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