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识好歹?_奋斗在新明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提起几分兴趣,对李佑道:“诗词之道,我也有几分心得。你的大作看过许多,但觉格调多变,气象万千,有旖旎者,有愤懑者,有香艳者,有情深者,有怅阔者,有诙谐者,实不敢信是一人手法。想我吴郡人杰地灵,又出英才,吾心甚慰。”

  李佑谦虚道:“老大人过誉了。”

  “归家闲人,当不得老大人一称。”赵良义叹道。

  赵良礼笑嘻嘻插嘴说:“李先生犹擅指物成诗,顷刻立就,有曹子建七步成诗的风采,不信兄长尽可以一试,随意点题。”

  这八成又是赵良礼起了作弄人的心思…李佑对他的这点性子很无奈。

  赵二老爷也觉得耳闻不如眼见,便自嘲道:“我这次狼狈回乡,便以辞官为题罢,请李先生不要吝才。”

  李佑心念转了转,短时间内只想到一首,开口诵道:“误尽平生是一官,弃职容易变名难。松筠敢厌风霜苦,鱼鸟犹思天地宽。鼓枻有心逃甫里,推车何事出长干。旁人休笑陶弘景,神武当年早挂冠。”

  本诗的语气充分表达了一种后悔去做官的情绪,虽然原作背景南辕北辙,但这个调调是很合用的,李佑觉得士人应该会很欣赏。这些年就是如此风气,无论心里多么恋栈权位的官员,也不会公开说自己贪慕权势,写个诗词都要表明自己的精神向往很淡泊很闲逸很高雅,做官很累很苦很无奈。

  赵良义讶道:“果真是指题立就,出口成诗,更难得是上品。名不虚传!”

  众人也齐声道好,赞一声不愧是李先生,写的又快又好。不过如今这种夸赞已经不能叫李佑激动暗爽了,听太多后他对此有些免疫。

  赵良义又说:“寓意甚好,可惜我心境不足,受之有愧。”

  这赵二老爷显然还是想去为国效力的,虽然暂时回了家,但可不愿就此激流勇退。

  李佑心里暗暗分析道,看来这赵二老爷是个很坦诚的人,应该是颇有胸襟。

  赵良礼叫道:“二兄!你可不能被李先生的诗迷了心神去当山人隐士,我赵家还需你光大门楣去!”

  这时候,毛知府忽然说道:“李大人这首诗词句恳切,以我看来绝非随心拼凑应景,或许是隐含自述之意了。”

  赵良礼转头对毛知府说:“李先生在你手下任职,这么说来是被你整治的不想作官了?”

  毛知府顺着赵良礼的话哈哈一笑,“的确我的不是,其中多有误会,是我将李大人耽搁了。”又对李佑说:“今后李大人要勇于任事才好。”

  一个知府,把话说到这份上,给足了面子,显然是向李佑示好。但李佑敢去友好的回应吗?

  小爷我就是将手剁了也不能去接你的橄榄枝啊,李佑暗道,毛知府你老人家可千万不要对我好,你现在对谁好谁以后就要倒霉。

  别人都在看,怎么和毛知府彻底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