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四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和金牛山,确保退路不失。”

  “从目前战场情况来看,再实施此策显然不合适。我们抢先攻击武都,让杨松失去了对我们的信任,同时叛军各部会死死盯住汉中,只要汉中稍有风吹草动,我们潜入汉中的军队就会全军覆没。所以我们打算再次派人秘密南下联系杨松,一来解释提前出兵武都的原因,重建双方之间的信任,二来再议攻击之策,以便大军能翻越栈道进入汉中,实施东西夹击之策,尽快收复武都和汉中两郡。”

  “特使往返汉中,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,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,我们打算命令颜良将军利用现有兵力持续进攻,尽可能把叛军拖在武都战场上,以策应我们派遣军队进入汉中。但是,北疆爆发的危机再次打乱了朝廷的部署。不出意外的话,今年朝廷的大军可能要在西疆、北疆和南方三个战场上打仗,朝廷无论兵力还是财赋都捉襟见肘。”陈卫看看诸位大臣,无奈地说道,

  “当务之急是确保西征大军的粮草辎重,保证西征大军能完成攻击目标,同时想方设法稳定南方局势,以便朝廷能集中精力处理北疆危机。”在处理北疆危机的问题上,大司马徐荣建议光禄勋鲜于辅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幽州坐镇指挥。

  “今年,大军主力都在西疆战场,无力顾及北疆,所以处理北疆危机的关键不是调动军队威慑大漠胡族诸部,而是竭尽全力利用各胡族部落之间的矛盾,让他们互相攻击,进一步分裂和削弱各胡族部落的实力,为明年大军北上平叛做好准备。”大司马徐荣神情严肃,背负双手走到鲜于辅面前,迎着鲜于辅焦虑不安的目光郑重说道:“北疆大乱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大漠上的鲜卑人可能会利用这次混乱重新走到一起,齐心协力对抗我大汉。所以朝廷给你的底线是,宁愿失去对大漠的控制,也不能让鲜卑人再次雄起。”鲜于辅心领神会,躬身领命。

  如果让鲜卑诸部重建弹汗山王庭,雄霸大漠,大汉不仅仅要再次背上无穷无尽的战祸,更有可能就此失去中兴大业。

  大司马徐荣接着建议朝廷向各地门阀世族富豪赊借钱粮,以缓解骤然紧张的财赋危机。

  大臣们对此分歧很大,认为朝廷强行下旨向各地门阀世族富豪们赊借钱粮,会加剧双方之间的矛盾,不利于州郡的稳定,也不利于新政的实施,还是增征赋税为好。

  现在大汉的赋税是以

  “口”征收,而目前朝廷实际控制的州郡人口至少有一千八百万到两千万,每口多征十钱,国库就能增收两亿钱的赋税。

  这既不会伤害到百姓,也不会激起民愤,明显比强行赊借要好。另外,还可以适当增加商贾的征税力度。

  新政鼓励营商,给了各地商贾很多优惠政策,给了他们很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