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一章 鹿死谁手 第三十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不一样可以解决,但军队的问题却无法解决。藩属胡族有自己的军队,而归属胡族依律不允许保留军队,这样一来,大漠诸部落的实力如何平衡?实力不平衡,战乱就难免。但要是让大漠上的诸部落各自保留军队,冲突就更多,而且大汉内郡受到的威胁也会越来越大。目前单于庭和鲜卑王庭不可能同意归属大汉,除非把他们杀得象小部落一样无法生存,否则在大漠维持上实力平衡就是一句笑话。

  在大汉律和大汉兵制的约束下。李弘和部下们根本没有解决的途径,所以他们想了一个北疆兵制,他们试图在保持各族友好相处,北疆稳定的大前提下,暂时放弃藩属和归属的问题,直接解决北疆军队和驻防戍边。但各族胡人在藩属和归属,在保留和不保留军队的事情上和大汉国讨价还价了将近两百年,这两件事早已深入了他们的心里,只要不解决藩属和归属的问题,他们就不谈是否保留军队的事情。

  由于胡人和汉人世代征杀,几百年来彼此谁都不信任,仇恨在他们的心中熊熊燃烧。胡人迫于生存压力不断南下,而汉人因为国力起伏,在很长时间内对胡人的南下也只能采取打击和和亲并重之策。光武皇帝时,匈奴分裂,呼韩邪单于附汉为藩臣,大汉国待以殊礼,位居诸侯王之上,置单于庭于西河美稷,任其保留军队,从此匈奴单于庭就成了居住在大汉境内的藩属国。

  匈奴分裂后,乌丸人趁机摆脱了匈奴的控制,在南匈奴归附大汉后,他们也向大汉国臣服了。光武皇帝于是封郝旦等大小酋长八十余人为侯王君长,使其居住在幽、并二州的十个边郡之内。乌丸人因为势小,他们的臣服和南匈奴有本质的区别,他们是归属胡人,也就是大汉国的臣民。

  西凉境内的羌人也是归属胡人。武皇帝时,随着大汉对匈奴作战的节节胜利,加之博望侯张骞打开了西域的交通,武皇帝随即采取了“隔绝羌胡”的策略。将大汉的军队开进了西域大漠和河西地区,并设置了酒泉、武威、张掖、敦煌四郡,西达玉门关,直接把羌人压回到了河西和湟中一带,使得他们与北方匈奴无法互通声气联为一体。武皇帝认为羌人是一个弱小民族,无需像对待匈奴那样软硬兼施,所以直接把他们视作大汉臣民加以管制。

  藩属的地位和归属的地位有天壤之别,饱受大汉欺压的羌人和乌丸人早就想摆脱这种为人奴隶的悲惨处境,他们的首领也想成为大汉的藩属,享受王侯的待遇。所以他们不停的叛乱,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重返大漠。一是不再遭受汉人的蹂躏,二是可以得到成为大汉藩属的机会。但大漠上有强悍的北匈奴人,随后鲜卑人又雄起于大漠,乌丸人和羌人一直都没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