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六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灵将免遭涂炭。”周山看看帐内诸将,一脸的尊崇,

  “大将军的仁义,令人拜服。我相信大将军必能辅你天子,重振我大汉天威。”接着他激动地挥挥手,大声说道,

  “社稷安宁在即,大汉振兴在即啊。”颜良十分诧异地看着周山,举起了李弘的军令,

  “你看了半天,就得出这么个结论?”山说道,

  “从大黑这件事来看,大将军的意图非常明显,他要以最快的速度稳定社稷,让天下芸芸苍休养生息。”

  “如果董卓伏诛的消息得到证实,北疆军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关中保护天子,同时,北疆军的另外一部分将再次进驻洛阳,以确保关东不失。”周山站起来,指着大帐一侧的地图,兴奋地说道,

  “只要天子和朝廷回到洛阳,社稷稳定之日也就快了。”

  “你认为大将军也是这么想的?”颜良冷笑,大手指着他连点数下,

  “我看你是读书读多了,把脑子读坏了。如果袁绍、袁术这些州郡大都象你这么想,大汉怎么会乱成今天这个样子?冀州牧韩馥怎么会被逼自杀?袁绍、袁术、刘表这些人怎么会互相残杀?你把眼睛睁大一点,把脑袋拿到太阳下去晒晒,如果天下有这么好的事,我颜良睡觉都笑醒了。”

  “子善……”徐荣沉着脸,十分不满地望着他,

  “不要这么说话。周大人的这种猜测,还有非常有道理的。现在朝廷由大将军主掌国事,从拯救大汉社稷和天下苍生出发,大将军极有可能改变策略。怎么,你想不停地打仗,把大汉打完了为止?”颜良嗤之以鼻,

  “这小子弹琴不错,画画也不错,但就是太幼稚,书都读到脚肚子里去了。”周山大怒,刚想反唇相讥,巡值士卒飞马来报,

  “弘农城的张济派出信使,要见大人。”颜良顺势指着周山说道:“司马大人,你代我去见见那位信使,看看他说什么。”周山气乎乎地甩手走出大帐。

  徐荣带着一百铁骑飞驰出营。张济的信使带来了一份信,说要到陕城大营当面交给龙骧将军徐荣。

  徐荣当时就在大帐,他当即拆开了书信。张济在信中邀约徐荣到弘农城下一晤。

  徐荣迫切想知道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,董卓是否还活着。他毫不犹豫,满口答应。

  颜良和众将急忙阻止,徐荣笑道,我和这些西凉将领曾经并肩杀敌,彼此之间私交颇深,不会有任何危险,你们放心吧。

  在弘农城外三里处,有一座小山。当徐荣赶到这里时,他吃惊地发现拆来相会的不仅有张济,还有李傕和贾诩。

  三人皆着丧服,神情悲痛。徐荣坐在马上,心里一阵窒息,脸色变得非常难看。

  董卓死了,真的死了。这位戎马一生,曾经纵横西疆,叱咤风云的悍将,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,一手挑起了大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