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十九章 断袖之癖_大晋皇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师的数万兵马镇守蜀中也需要粮草。

  这次关于粮食的事情,户部尚书郑善愿很痛快就完成了相关的调度。

  相比较去年的中原、关中两处战场,将近二十五万左右的大军粮草,这次李药师的兵马粮草完全能够支撑。

  再者,巴蜀汉中只要能够恢复,到时候粮食就能够源源不断的收上来。

  “此次科举,乃是我朝大事,两位尚书切记不可掉以轻心,务必要做到完善。”姜承枭目光看向礼部尚书裴矩、吏部尚书虞世南二人。

  “遵命。”二人连忙答应。

  裴矩道:“王上,此次科举,九州之地士子皆入太原,足可证我朝之盛。”

  姜承枭笑道:“南方三国不过乱贼,天下士子心中都有一杆秤。”

  这其实不难理解,似此等机会,哪有士子愿意放过?

  纵观如今天下,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明白北晋的势头,放着光明大道不走,难道要去效忠宇文述、萧统之流?

  再者,宇文述他们有胆子玩科举吗?

  姜承枭心中对此是不看好的,建立在江南士族基础之上的梁国,根本没有资本,更没有实力开科举。

  想起萧统,他倒是记得不久前李药师给他的数份战报。信中告诉他,相比较许军,梁军的实力更差!

  虞世南道:“王上,几个时辰前,吏部属官告诉臣,有不少青州士子也来了,是否要接纳他们?”

  这次科举面向全天下,理论上各地的人都可以过来,不过有一条很丧命,那就是要官员保举。

  江南的士子在朝中有虞世南还好说,青州就不好说了。因为目前青州的情况只有姜承枭一个人知道,所以虞世南对这件事情有些拿捏不准。

  “他们可有官员保举?”

  “有些有,有些没有。”

  “那就按照章程办事吧。”姜承枭现在还不想暴露青州那边的情况。

  前不久神举来信告诉他,目前青州正在逐步裁军,大力发展水师,同时劝农桑棵。

  对此,姜承枭非常高兴,写了一封信嘉奖神举,同时告诉他,若是发展水师缺钱,可随时告诉自己。

  青州的收复只是时间问题,如果神举能给他一个安稳的青州,那才是真正的让人高兴。

  “臣明白了。”虞世南拱了拱手,顿了顿,他接着道:“王上,近来王子恒与王子恪有些怠于功课了。”

  “哦,怎么回事?”姜承枭一楞,他有的时候忙起来昏天黑地,难免顾不到几个儿子,尽管他每天都会尽量抽出时间问几句。

  虞世南促狭道:“听闻是王上允许两位小殿下养兔子的?”

  闻言,姜承枭明白了,脸色不由得一黑,“是不是他们玩物丧志?”

  “这倒没有,只是难免分心。”虞世南敦敦教诲道:“王上爱子心切,臣可以理解,但是玉不琢不成器啊,两位小殿下乃是天家贵胄,切记不能溺爱。”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