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十一章 再备战_第一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有力气。

  这个问题问的是有些古怪,但小姐既然问自然有问的道理,元吉认真的想了想确认:“是。”

  毕竟按照命运,窦县毁于武鸦儿之手,虽然始终没有消息,李明楼还是觉得这时候武鸦儿的兵马应该已经来了。

  “如果有漠北行迹来的人马,不要直接动手。”她说道。

  元吉明白了,小姐一直让查漠北振武军的消息,因为始终没有消息,他都要忘了。

  “是,我知道的。”元吉道,“在外探查的人都已经吩咐了。”

  李明楼收回视线再看城门外:“乱军袭来,窦县上下当同心竭力,我等身为大夏官兵,当以安国护民为己任,扼险平贼。”

  四周护卫齐声应是。

  其间还有县衙的几个官吏,其中就有先前对被关起来的主簿施礼问好的,此时见主簿坐在地上他们低头当没看到,适才李明楼和主簿说的话没有避开他们,他们听的面色发白,恍然又惊恐。

  四周激扬宣誓,官吏们有些不知所措,他们之所以顺从没有抗议武少夫人掌控窦县,是因为他们日常做的都是民生文事,对于跟上级公文来往啊兵事都无关,这些事跟他们无关,所以装作什么都不知道。

  那现在窦县要跟官兵打起来了,跟每个民生都有关系了,该怎么反应?

  李明楼没有等他们反应,有其他的事等她安排:“现在的对战还不是关键,这七百人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兵马袭来,攻城会持续很久,我们肯定要被围城,城内的供给要控制了,我们现在有多少人?能撑多久?”

  这就要根据人口储备来统筹,需要知道多少人,根据储备物资的数目,来计算用度,人又分老中青少,分男女幼儿,分兵丁和民众......

  元吉可记不住这些,也不是一时半时能理顺的:“我让人.....”

  来查这句话还没说完,一旁有幽幽的声音响起:“窦县新民加旧民有五万左右的,现在官粮仓已满,各家各户都有存粮,另外商人离开时留下了封存的米粮,但由于有近三万的人口是新增的,其中一多半依靠武少夫人的施粥过活,那么按照一个青壮的口粮来算,窦县可以撑一个月。”

  城门上安静,李明楼循声看去,见是站在人后的一个瘦小的官吏,她虽然住在县衙,但除了主簿,跟其他人并不熟,对这个小吏没有印象。

  小吏嘴唇蠕动,声音嘀嘀咕咕含糊说算青壮也不对,民和兵的口粮要区分等等一个接一个的数目蹦出来,但他揣着手神情呆呆垂着眼,似乎并不是在回答李明楼的话,而是自言自语。

  身边的小吏们神情不安,有人踢了他一脚。

  这官吏啊的一声停下报数,有些茫然的看向身边的人。

  “你在县衙做什么的?”李明楼问。

  “我是做仓使的。”听到询问,小吏顺口答了,答完了才反应过来是谁问,顿时紧张不知所措。

  仓使,是管理仓库的不入流的小吏。

  李明楼点头:“将官府军营物资全部交给他,如何用度的安排一切听从他,包括我们的。”

  元吉应声是。

  “有劳大人了。”李明楼屈膝施礼。

  这是对小吏的道谢。

  这就大人了?小吏呆呆,其他人神情惊愕,连坐在地上的主簿也看过来,所有的物资都交给这个小吏了?

  她不认得他,连他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,就凭这含含糊糊嘀嘀咕咕的一段话一些数字,连核查都没有核查,就把整个窦县的物资都给他了?还有武少夫人的全部物资。

  武少夫人的物资在大家眼里就像聚宝盆一样取之不尽。

  就交给他了?

  这个武少夫人是不是疯了?

  齐大用是要疯了,气的。

  他站在死去的兵士前,牙咬的咯吱响,发出窦县窦县的声音,就像窦县变成一根骨头正在被他狠狠的撕咬。

  “大人,我们再去一批质问......”一个兵士建议。

  话没说完被齐大用一脚踢开。

  齐大用将身后丈长的大刀挥动嘶吼:“质问个屁,我们立刻马上,攻城!破城!烧城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