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605、《2012》票房大卖引发的问题_我要退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大波红利,人家是真的风采犹然!甚至风采更胜!

  不过业内也引发一些讨论。

  国内电影产业一直有大制作的导向,并且大家也是很看好的,大片才是收割票房的利器。

  然而现在,却引起一些人的质疑。

  《2012》的制作有目共睹,大得不能再大了,虽然数据版本不同,但是高于十亿是没跑了,这还没算上宣发。

  之前国内制作费最高的电影可是连五亿的都没有!

  然而以李子轩的票房号召力加上这史无前例的巨大投入,票房在国内并没有跨越层次的提升。

  20亿票房,去年的《狐仙》就已经拿下,此前也有几部20级别的电影引领风骚。

  按国内票房算,《2012》可以说是巨亏!赔的他妈都不认得!

  很多人会说数不是那么算的,《2012》还有庞大的海外市场,那里还在频频挥舞着镰刀。

  然而很多人一针见血指出来,对于其他电影人来说,或者对于国内电影产业来说,他们能开拓国外市场吗?他们有上升空间吗?

  国内市场就已经是天花板了,那么多国内屡创记录的电影,有几部能在海外卖票房的?一只手都数得过来。

  其他大多也就以几百万美元的数据收场。

  别说西方,甚至亚太地区都拿不下,这些年来反而被别人文化反倾销,可以说窝囊透了!

  都说香江没落了,国内崛起了,然而以前还有人能跳进好莱坞,国内呢?除了本身在好莱坞发展的,一个跳出去的都没有!

  除了那些红毯女星,几个实力派演员在欧洲有所表现,在好莱坞基本也只能打酱油。

  虽然这也和意识形态有关,然而事实本质就是,国产电影质量没有提升,反而越来越烂,全都是玩资本那一套,真正做电影的没几个人。

  电影产业这块蛋糕看似大了无数倍,然而依然只能是在国内折腾。

  至于开拓海外市场?

  他们能像李子轩一样跑到北美去吗?跑到欧洲去吗?李子轩在海外赚的钱和你们有什么关系?

  从现在看未来几十年,国产电影想拓展西方市场几乎没有可能,最多也只能占领小小的一个角落。

  还是先把亚太这一块完好再说吧!几千年的文化影响力摆在这里都玩不好,更别说其它!

  别看《2012》现在票房高,换了另一个人把持项目,没有好莱坞巨头的支持,这么大的投入在国内根本赚不了钱,甚至得血亏!

  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,国内电影市场现在也有每年几百亿的产值了,也养活着无数的电影从业者。

  然而,一味的学好莱坞高大片制度,真的行得通吗?

  这看似庞大的市场,是否真的容纳得下真正的大制作?

  以前都说好莱坞工业水平高,投入大,国产电影还在追赶。

  然而现在,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。

  抛开其他不说,要是好莱坞只有北美市场,那它也得扑街!大制作个屁!

  然而国内的电影产业能像好莱坞一样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吗?

  当然不可能!很久以后都不可能!这根本不是国产电影能走的路!

  这样的言论甚嚣尘上,引发业内外人士广泛的讨论,随着《2012》票房一路冲击,一股悲观的情绪却在酝酿。

  很多人质疑,大制作是否真的能拯救电影产业?除了这个,又还有什么出路?回归小成本?以小博大?

  再去电影节刷奖?打响招牌?

  又或者寄托互联网发展,大兴网络电影?

  都说百花齐放才是春,很显然现在连哪一朵怎么开都不知道。

  当然,眼前还有一个例子,往海外发展?融入别人的体系?好莱坞中心开花?

  可是要是好莱坞这么好进,就不会这些年来来回回只有那么几个人了。

  电影产业何去何从,在这特殊的时期居然成了一个业内的大话题,引发了从下到上的讨论。

  甚至很多人把李子轩拉出来,视他为电影产业的支柱和先行者,还有人扬言只有他才扛得起中国电影然后又是引来一番撕扯争论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