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2章 导演分级制度_我没想过当导演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进行导演级别分化,调整收入层级。

  减除分成收入,固定导演薪金,增加所有导演的利益价值。

  S级导演,最低五千万片酬(上不封底)。

  A级导演,一千万到五千万之间。

  B级导演,五百万到一千万之间。

  C级导演,一百万到五百万之间。

  D级导演,十万到一百万之间。

  这套制度,着实有些出人意料。

  在场的众多导演,不由得陷入沉思,思考利弊。

  减除分成的片酬收入方式,按照导演分级固定片酬,如果真的公布出去,肯定会引发整个华国导演界甚至娱乐界的轰动。

  该制度确立了导演的最低收入,只要被评为C级以上,最低一部戏的收入都不可能低于百万。

  分成模式,不是每个导演都和周浩一样,能拿到百分之五的比例。

  很多不知名的导演,分成只有百分之一,收入极其不稳定,甚至一部戏拍完,不仅赚不到钱,还要赔上名声。

  这种直接固定下限的分级制度,将会是很多不知名导演的福音。

  近些年,文艺片导演脱离主流地位,票房成为决定导演收入的唯一要素。

  导演们过度最求“叫座”,而非内容上的“叫好”。

  耿仑根据这一命题,展开了对于《导演分级制度》益处的讨论。

  如今喜剧片成为主流,战争和主旋律拍一部红一部,其他的类别电影、小众电影完全没有了市场可言。

  历史上很多叫好不叫座的电影,被人奉为经典,永久流传。

  《为奴十二年》,口碑爆棚,奈何票房仅有五千六百万美元。

  《肖申克的救赎》,更是被大众津津乐道,明明是一本神剧,票房却惨淡到让人心生怜悯。

  华国之中,也有很多这样的叫好不叫座,《大话西游》、《斗牛》等等。

  当“叫好”的作品没有了市场,华国所有导演都去注重“叫座”的时候。

  谁还愿意苦心费力的去拍一部,几十年后都会被奉为经典的戏?

  谁还愿意背负票房压力,写出一部有一部有深度有内涵,能够拿奖拿到手软的剧本?

  如果有了导演分级制度,会不会解开所有导演的禁锢?

  让好剧,好电影,重新占领市场,释放出百花齐放的导演分级时代?

  “小周啊,你觉得这个分级制度怎么样?”

  听完耿仑的介绍,路非笑眯着眼询问周浩,目光中却带着一丝寒意。

  周浩摇头,“有利有弊,总体而言,还算不错。”

  路非不满地敲了敲拐杖,似乎非常不喜欢周浩敷衍他。

  “假话,虚伪!”

  周浩面带微笑,实际上心里却在滴血。

  或许对大多数导演而言,分级是一件好事,可是他而言,分级简直就是在他心窝子上面插刀!

  这个分级制度一旦确定,在场导演里最先受到伤害的,不是别人,正是他周浩!

  分成!

  导演+编剧的形式,周浩一部戏可以拿到别人几部戏甚至十几部戏的收入。

  可若是被加上限制,凭他身上这点微不足道的“资历”,只怕撑死了,也就被评为B级。

  《灵魂行舟》光是分成,就有八千万,扣税后收入六千万。

  而分级之后的B级导演收入呢?

  撑破了天,一部戏给他一千万!

  别看耿仑一直在说导演分级,能给整个导演行业,带来多大的好处,增加基层导演的生活保障。

  可真正落实到位,确立导演分级,固定导演收益......

  对于一个力争上游,相互竞争的行业而言,还会是一件好事吗?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